[親子家庭] 骨骼健康上篇: 巔峰骨量
三分之一超過 50 歲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遲早會患上骨質疏 1。而在香港每年 10,000 宗髖部骨折病例中,五分之一在同年內離世,另外半數則承受永久性行動障礙1。骨質疏鬆症無疑是老年人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
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其實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始於兒童早期。
想及早打造強健骨格?讓我們直接進入今天的主題:巔峰骨量。
什麼是「巔峰骨量」?
我們的骨骼隨著身體發育而增長。一個人通常出生時有大約 300 塊軟骨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無數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下,這些軟骨漸漸被硬骨所取代,最終融合成一具 合其206 塊骨頭的成人骨骼。巔峰骨量 (Peak bone mass) 是指骨骼狀態達到穩定時所發育的骨骼量。一般來說,總骨骼質量通常在 26 至 30 歲時達到峰值,而某些部位,如頭骨,會在整個生命中繼續增長。此後,骨量將不再增加,並通過骨重塑 (Bone remodeling)(即是用新骨組織替換舊骨組織)來維持。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吸收分解的速度遠遠超過骨形成的速度,因此,骨量開始下降,最終導致骨質疏鬆症的命運。
我們大約一半的骨量是在青春期積累的。研究證明,巔峰骨量增加 10% 或能將骨質疏鬆症推遲足足 13 年4。也就是說,在年輕時最大限度地增加骨量可以有效地延緩或預防骨質疏鬆症。雖然每個人的巔峰骨量潛在極限都早由基因奠定,但後天因素亦會影響我們最終能否達到各自骨骼的最佳狀態。
影響巔峰骨量的因素
基因遺傳。大量研究顥示基因遺傳佔個體巔峰骨量差異的 60-70%。決定體型大小及調節生長激素的基因通常也同時是決定巔峰骨量極限的關鍵角色。另一些基因則會與環境因素相互影響。舉個例,有些人天生的鈣吸收和利用效率較高, 導致即使在日常飲食中鈣質攝取偏低的情況下, 他/她的骨骼密度也和其他人相約。值得注意的是,好好控制後天因素是絕對能協助達到巔峰骨量, 改變基因所預設的命運。又比方說, 只要您日常攝取充足的鈣質, 就能彌補先天較慢的鈣化謝率。
環境因素。充足營養, 包括鈣、蛋白質和維生素 D 在內的關鍵營養素, 有助支持骨骼發展的不同環節,例如骨基質生成、骨組織積聚、生長激素調節等。另一方面,不良飲食模式,例如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可能會導致相反的效果,阻礙早期骨骼生長。負重運動,如爬樓梯和抗阻運動,會刺激骨量的發育,因為重量會壓縮骨基質並觸發細胞沉積更多的鈣和其他礦物質。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恆常做運動,以實現的佳骨骼健康。此外,包括飲酒和吸煙在內的生活習慣亦會影響年輕女性和男性的巔峰骨量 9-11。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透過改善生活習慣來戰勝基因, 並充分發揮巔峰骨量的潛力。請繼續關注,我們將討論如何通過飲食強健骨格!
參考資料:
- HKSAR. Press Releases. LCQ10: Osteoporosis. Available at: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911/20/P2019112000334.htm.
- Heaney R P, et al. Osteoporos Int. 2020;11:985-1009.
-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Bone Biology. Available at: https://www.osteoporosis.foundation/health-professionals/about-osteoporosis/bone-biology.
- Hernandez C J, et al. Osteoporos Int. 2003;14(10):843-847.
- Prentice A. Proc Nutr Soc. 2001;45-52.
- Proia P, et al. Front Endocrinol. 2021. 12:704647.
-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Serve Up. Available at: https://www.osteoporosis.foundation/sites/iofbonehealth/files/2019-03/2015_ServeUpBoneStrengthNutrition_FactSheet_English_0.pdf.
- Weaver C M, et al. Osteoporos Int. 2016;27(4):1281-1386.
- LaBrie J W, et al. J Stud Alcohol Drugs. 2018;79(3):391-398.
- Callréus M, et al. Calcif Tissue Int. 2013;93(6):517-25.
- Taes Y, et al. JBMR. 2020;25(2):379-387.
- Zhu X, et al. Front Med. 2020;doi:10.1007/s11684-020-0748-y.